古浪职专打造传统文化长廊建工坊守护传承非遗根脉

时间:2025-04-06 01:09来源:中新网甘肃 阅读量:8873   

武威市古浪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精心打造了传统文化长廊。踏入长廊,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,墙壁上悬挂着一幅幅笔锋刚劲有力、行云流水的书法作品,以及意境深远、栩栩如生的绘画。经典的古诗词被以精美的书法形式呈现,让师生在驻足欣赏间,感受到诗词之美、文字之韵。不仅如此,长廊中的墙壁上,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楼建筑的独特构造、各大菜系的风味特色、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、巧夺天工的瓷器艺术、承载历史记忆的传统节日、韵味十足的戏曲艺术、蕴含古人智慧的典籍著作、源远流长的中医文化,以及充满奇幻色彩的神话故事,为师生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为了让非遗在校园落地生根,古浪职专围绕各非遗项目成立了相应社团,学生们参与热情高涨,校园里掀起了一股非遗传承的热潮。

攻鼓子社团,围绕流传于古浪县的传统民间鼓舞开展活动。这一技艺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,表演时,鼓手们身着古装,腰系战裙,激昂的鼓点如同万马奔腾,动作刚劲有力,尽显西部人民的豪迈气魄与坚毅精神。社团的学生们从最基础的握鼓姿势、击鼓方法开始练习,一点点掌握复杂多变的鼓点节奏,不少学生凭借扎实的训练,已能在各类校园活动中进行精彩表演。

汉唐鼓舞社团承载着古老厚重的华夏文化记忆,围绕汉唐时期风格的鼓舞展开。汉唐鼓舞作为中国古代舞蹈艺术的经典代表,其融合了打击乐与舞蹈,风格大气磅礴,鼓点节奏明快、舞步豪迈洒脱,充分展现了盛世汉唐的雄浑气魄与昂扬风貌。社团训练中,学生们从基础的单音鼓点,到复杂多变、错落有致的组合节奏,每一次击鼓都要求刚健有力、准确无误。如今,社团学生已能够在各类校园活动中,为观众带来震撼人心的汉唐鼓舞表演,使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校园中重焕生机,让更多人领略到汉唐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
蜡染社团将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带到学生身边。学生们围坐在一起,利用蜡液在织物上绘制各种图案,经过染色、去蜡等工序,独特的纹理和色彩便会呈现出来。这奇妙的制作过程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,更锻炼了他们的动手与创新能力,社团中诞生了许多风格各异的蜡染作品。

水陆画社团专注于中国传统宗教画的研习。水陆画以佛道两教的神、佛、仙等形象为题材,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文化价值。学生们在老师的讲解下,了解水陆画的创作背景、风格特点,通过临摹、创作,在一笔一划间感受古代绘画技艺的魅力。

艺术壁挂编织社团将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融合。社团中,学生们运用各种材料,通过精心编织打造出富有创意的墙面装饰作品。从挑选材料、设计图案到动手编织,每个环节学生们都认真对待,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设计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有效激发。

泥塑社团的学生们则与泥土亲密接触,将一团团泥土塑造成形态各异的人物、动物。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,泥塑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到民间艺术的魅力,培养了他们对乡土文化的深厚情感。同学们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,让每一件作品都充满了生命力。

刺绣社团里,学生们以针为笔、以线为墨,在织物上精雕细琢。中国传统刺绣针法丰富、色彩绚丽,学生们从简单的针法练习开始,逐步挑战复杂的图案,在一针一线间传递着细腻的情感与精湛的技艺,耐心和专注力也得到了极大的锻炼。

编织社团中,学生们熟练运用竹、草、藤等材料,通过独特的编织手法制作出实用又美观的生活用品和工艺品。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,他们的手部精细动作能力得到了提升,创造力也被充分激发。

学生们参与非遗社团的积极性极高,每次社团活动,大家都早早来到场地,迫不及待地投入到非遗技艺的学习与创作中。各社团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,更为学生提供了深入了解非遗的平台。

古浪职专通过打造传统文化长廊与非遗工坊,不仅让非遗项目走进校园,更通过系统教学与实践活动,让学生们深入了解非遗的内涵与价值,为非遗传承培养了新生力量,推动了非遗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。未来,该校将继续探索非遗教育的创新模式,进一步发挥校园在非遗传承与创新中的重要作用,持续在校园内营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,让这股文化的清泉,源源不断地滋养师生的心灵。

免责声明:该文章系本站转载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。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

推荐文章

全球汽车品牌网 | 网站地图 | RSS订阅

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。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Copyright©2020- 全球汽车品牌网 yaou.neovs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
邮箱:jokerdeyouxiang@sina.com

备案号:皖ICP备2023005497号